可檢測的脂肪酸種類介紹
一、按碳鏈長度分類 1. 短鏈脂肪酸(C2C6) 丁酸(C4:0)、己酸(C6:0)、辛酸(C8:0)等。
2. 中鏈脂肪酸(C8C12) 癸酸(C10:0)、月桂酸(C12:0)等。
3. 長鏈脂肪酸(C14C24) 豆蔻酸(C14:0)、棕櫚酸(C16:0)、硬脂酸(C18:0)、花生酸(C20:0)、山崳酸(C22:0)、木焦油酸(C24:0)等。
二、按飽和狀態分類 1. 飽和脂肪酸 如棕櫚酸(C16:0)、硬脂酸(C18:0)、花生酸(C20:0)等。
2. 單不飽和脂肪酸 油酸(C18:1n9c)、棕櫚油酸(C16:1n7c)、芥酸(C22:1n9c)等。
3. 多不飽和脂肪酸 亞油酸(C18:2n6c,9c)、α亞麻酸(C18:3n3c)、花生四烯酸(C20:4n6c,9c,12c,15c)、EPA(C20:5n3c)、DHA(C22:6n3c)等。
4. 反式脂肪酸 反油酸(C18:1n9t)、反亞油酸(C18:2n6t,9t)等。
三、特殊功能分類 1. 必需脂肪酸 Omega3系列:α亞麻酸(ALA)、EPA、DHA。 Omega6系列:亞油酸(LA)、γ亞麻酸(GLA)。
2. 其他功能性脂肪酸 神經酸(C24:1n9c)、花生四烯酸(ARA)等。
四、檢測范圍示例 不同實驗室的檢測能力差異較大: 基礎檢測:覆蓋37種常見脂肪酸,如棕櫚酸、硬脂酸、肉豆蔻酸等。 擴展檢測:49種脂肪酸,包括丁酸、葵酸、十一碳酸等短鏈及長鏈類型。 高級檢測:多達40種脂肪酸,涵蓋C8C24鏈長(如辛酸、木焦油酸)及反式脂肪酸。 全譜分析:哈佛大學實驗室可檢測至少40種脂肪酸的全譜,包括紅細胞和脂肪組織樣本。
五、檢測方法與標準 氣相色譜法(GC) :用于分離甲酯化脂肪酸,如月桂酸甲酯(C12:0)。 液相色譜質譜聯用(LCMS) :檢測肉豆蔻酸、棕櫚酸等。 國家標準:如GB 106172005(脂肪酸組成分析)。
六、應用領域 檢測結果廣泛應用于食品、生物醫學(如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研究)、化妝品及工業油脂等領域。例如,反式脂肪酸檢測對食品健康評估至關重要,而Omega3/6比例分析用于營養學研究。
|